9月11-14日,以 “深化区域协同 聚力种业振兴” 为主题的第 32 届中国北京种业大会在北京盛大启幕。浙江托普云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托普云农,股票代码301556)以“AI+种业”为核心,携种质资源管理、人工环境模拟、高通量植物表型平台、种子检验装备、蔬菜产业智能化装备及数字化平台等多场景解决方案及核心装备亮相丰台分会场,并作主题汇报。
在大会 “蔬菜种业企业家” 专场论坛上,托普云农资深技术总监作《AI+驱动蔬菜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主题汇报。他分享到,托普云农以 AI 为核心驱动力,打造 “保-育-种-管-溯” 的蔬菜全产业链数智化闭环,推动蔬菜产业向智能化、高效化、绿色化方向高质量发展。
其中,在蔬菜种苗选育环节,托普云农以AI+表型核心算法为突破口,自主研发打造了高通量植物表型智能分析平台和智能箱体式植物生长平台,从而加速优良品种的培育和推广;在蔬菜生产环节,通过无人机智能巡检、AR眼镜、农业智能机器人等AI“新农具”构建空天地多尺度动态监测网络,与托普云农AI智能体——问稷深度融合,实现数字化分析预测预警服务和物联设备远程控制服务,助力蔬菜产业精准决策、智能生产。
作为AI+农业的先行者,托普云农聚焦农业科技创新,构建了完善的人工智能技术体系,深化AI技术在种业领域的融合应用,通过“智能装备+智慧管理平台+场景化服务”的数智种业全链条解决方案,助力育、繁、推、管、服一体化协同,推动种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本次会议,托普云农以“AI驱动,种创未来”为主题,通过智能装备展示、动态演示与案例分享,全方位呈现数智技术赋能蔬菜种业的实践成果。现场,托普云农房间人头攒动,来自各地的种业企业代表、科研人员、农业园区负责人络绎不绝,或驻足观看装备演示,或围坐交流解决方案,现场互动频繁、氛围火热。
加强种源核心技术攻关和育种创新,是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的关键。“托普云农深谙科研育种痛点,将智能感知、机器视觉、AI算法模型等技术与育种场景的真实需求相结合,为育种创新注入数智力量。”托普云农产品经理介绍道。
智能人工环境的构建,对缩短育种周期、加速作物品种改良至关重要。托普云农自主研发种质资源库、人工气候室、植物工厂、植物生长平台等智能装备及解决方案,广泛应用于种质资源保护、植物生长研究、植物病理分析、昆虫饲养等科研场景。
在表型解析方面,作为“AI+农业”的先行者,托普云农采用智能化控制、多模态智能成像、AI 深度学习 智能算法 等核心技术,自主研发打造了配置灵活、场景丰富、应用广泛的高通量植物表型智能分析平台,实现了植物器官-单株-群体等不同尺度表型指标的高效采集和AI智能解析,现已形成“表型采集-AI分析-深度挖掘”的完整闭环!
此外,我们还能根据客户实际需求自由组配,灵活适应实验室、温室、人工气候室、植物工厂、大田等丰富的应用场景。为种质资源鉴定、智慧育种、植物生理生化、植保病虫害研究、精准高效种植等提供多尺度、高通量、高精度、高效率的植物表型解决方案。
展会现场,托普云农还带来了自主研发的智能考种分析系统、植物根系分析系统、作物表型检测系统、多功能植物表型采集分析系统等一系列植物表型仪器和智慧应用,涵盖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器官,以及植物单株、植物群体等不同尺度,大幅度提高育种效率,为现代育种工作提供新利器。
除科技感十足的数智育种装备外,托普云农在大会现场展示的 “蔬菜全产业链数字化解决方案”,同样吸引了与会嘉宾的广泛关注与热切探讨。
“蔬菜产业既是保障"菜篮子"工程的重要民生基石,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引擎。托普云农蔬菜种业全产业数字化解决方案,利用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打通“品种选育-扩繁-种植-加工-销售”全环节,构建“智能感知+精准决策”的全产业链智慧模式,整合多方资源,推动蔬菜产业从单一生产向多元融合升级,实现从育苗、种植到销售的全链条标准化运营。打造蔬菜制种产业智能互联生态,筑牢种业智能化发展根基。”托普云农产品经理介绍道。
在农情智能监测、AI智慧决策的基础上,托普云农运用多种数智技术助力实现大棚环境监测与调控、智能化育苗、蔬菜长势监测、精准水肥管理等构建覆盖种业生产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化管理体系。
AI与农业装备的融合,催生了一批“会思考、能决策”的智能新农具,成为释放人力的关键载体。在人工智能体验区,托普云农自主研发的农业 AI 智能体「问稷」大放异彩,搭配 AI + 无人机、AR 智能眼镜等一系列数智化 “新农具” 组成的技术矩阵,凭借创新应用与实用价值,成为与会人员驻足体验、咨询交流的高频区域。
种子是农业的 “芯片”,是抓好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的根本基础。托普云农将持续探索农业科技创新,深化产学研协同合作,以 “AI + 农业” 为核心引擎,加快种业新质生产力的培育与落地,为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科技动能。